三天后的清朗午后,张如邦和张端阳父子俩走在小镇街上,张如邦在前面大步走着,张端阳背着药箱小步快速地跟在后面。
张如邦这个炼气后期是个身高近一米九的大个子,又会驭风术,平常随意地一步就能迈出普通人的三到四步,这让张端阳跟起来真的有些吃力。
此时他们去镇东头出诊完,返回镇中心医馆短短三里多的路段,已经让张端阳跟得脊背上都冒出汗来。
而且他还要回答老爹冷不丁的提问。
“今天为什么要重用桂枝治疗奔豚气?你知道吗?”老爹在前面问道。
“……”,张端阳一时回答不上来。
事实上他此时正在思考这个问题,本来就很有些迷惑。
这个世界的中医医理药理和他前世基本相同,甚至连绝大多数的药方、药名也和他前世一样,这降低了他学习的难度。
可是他前世本来学的是西医,中医也只在选修课中学习过一些,连他宿慧觉醒前的十分之一都没学到。
结合两世所学,他知道他老爹今天是用的桂枝加桂汤治疗的奔豚气。
可问题也就在这里。
桂枝汤本是用来辛温解表的药汤,其中的桂枝药效是清轻上扬的,如此才能发表驱汗。
可奔豚气是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,由于气冲如豚之奔突,故名奔豚气。
那治疗奔豚气就得降其气啊!
这怎么能把桂枝汤中的桂枝加重剂量来降其气呢?
(桂枝加桂汤=桂枝汤+桂枝)
这桂枝的药效,既是清轻上扬用来发表驱汗,怎么又能用来降气,这一会儿升一会儿降的,这不自相矛盾吗?
那这桂枝的药效到底是升的?还是降的?
这真的把张端阳给难住了!
“¥$$#!”他心中胡乱像念咒语般的念了句口头禅,真的感觉中医好玄学!
中医的好多治病原理翻过来倒过去的,在他感觉起来好像舌头没脊梁,咋说咋都行,根本不像西医那么严谨,说一是一,说二是二!
可……
人家他老爹偏偏就是既能用桂枝汤来发表驱汗,又能用桂枝加桂汤来降奔豚气啊?!
这疗效可做不了假!
这……真的好玄学啊!
“搞不明白?你看……”
张如邦见儿子回答不上来,正要解答,儿子却打断了他的话。
“爹,我想自己琢磨琢磨,等我琢磨清楚了回答您。”张端阳道。
张如邦回头看他一眼,把药箱从他身上提过去大步向前走去,走出一段他又回头望一眼儿子,见他蹲在了街边,拿着一根小柴棍在地上划拉着,像是在努力思考刚才那个问题。
张如邦缩了缩眼眸,继续向前走去,脑子里却仍然在想着这个儿子。
近一段时间来,他隐约地感觉这小儿子似有所变化,表面看起来好像还是以前那个安静勤勉不多说话的娃儿,可作为父亲他却能感觉出来这小儿子的心思好像加重了,整个人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一样,可能已经开始思考起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了。
这让他感觉到有些欣慰,却同时也感觉到了一份沉重。
这小儿子不同于他的两个大儿子,他两个大儿子以后可能要在皇都里立足了,可这小儿子却只能在这小镇里生活了。
本来,这小镇在他张如邦看来也挺不错的,全长六七里,宽三四里,山水环绕,物产丰富,远离尘嚣,很给人一种静谧祥和的感觉。
全镇三四千的人口,干啥的都有,种田种药的,打猎的(仅限于在秦岭里捕猎兔子等小型动物),捕鱼的,做各种手工的,做各种小买卖的,开店的,也称得上一句人杰地灵。
人们整体的生活也不差,看看这主街上的石板路,以及街道两边的青瓦白墙和那些雕花的木门,其实在整个王朝乡下小镇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