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的时候裴老和杨老爹一起去河边钓鱼,杨老爹的还不能下地,是杨树扶着柱了个拐杖去的。
刘子昂、杨林和梅子,则是拿着竹竿鱼篓和捞螺蛳用的网兜,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河边去了。
开始的时候杨老爹还有点拘束,觉得裴老是读书人,自己一个庄稼汉搭不上什么话,但是裴老是个健谈的,和他说这些农家的事情,杨老爹慢慢的也就放开了。
“去年这田地里的收获怎么样?”
“去年春日的时候异常大水将田里的肥料都冲走了,后面追肥还算及时,夏日的时候雨水也有点少,去年的收成不咋样。”
杨老爹很庆幸自己家已经不再靠田地为生,要不然去年的冬日怕是要过得很艰难。
“去年福宁县这边都免了赋税,百姓留下来的粮食应该够冬日里自家吃用吧?”
裴老觉得上头既然能免了赋税,那百姓的压力应该会减轻不少。
“往年风调雨顺的时候,交完了赋税剩下的粮食都不够吃,得掺着红薯玉米才能吃到春天,到了春天的时候大多数人家还要去买点米面。去年虽然是免掉了税收,但是余下的粮食最多也就和往年差不多罢了。”
这和裴老预料的不太一样,他原本以为往年百姓交完赋税之后,留下的粮食自己够吃,还能将多出来的一部分拿出卖了补贴家用。
“那要是粮食自己家都不够吃,怎么还有多余的粮食卖给粮铺??”
“那自己家吃完还能有余粮卖出去的,基本都是地主家,像我们现在有了庄子,下面就有十来亩的田地,往年我们在清河村的时候,全家也就两亩地罢了。还是靠着自己开垦了一些荒地,去种了些红薯玉米,才勉强够吃。”
杨老爹想起了当初在清河村的那些日子,虽然自己家里的地少,但是自己能做木工,还能赚钱补贴一下,家里情况已经算是好的了。
“其他庄稼人又从哪里挣钱到春日里的时候去买粮食?”
“像我这样的会做点木工,也有的人家去镇子上打点零工,或者家里养了鸡的,攒一攒出去卖鸡蛋。春日里山上的笋,秋日里的木耳菌子,还有些野生的瓜果,都能拿去镇上卖了换点钱。”
零零碎碎的一文一文攒起来,所以说庄稼人攒点钱不容易。
所以最初在平安镇上,宋月带着家里的山药糕去镇上卖了钱,回家数钱的时候大家才会那么激动。
家里养五只母鸡,一天也就五个鸡蛋,一个月能留下一百多个鸡蛋,也就是一百多文钱。
卖山药糕的时候,他们一天的收入就是往常卖鸡蛋一个月的收入了。
裴老听了杨老爹的话,陷入了沉默,没想到百姓的日子竟然能艰难到如此程度。
“那现在搬到了县城里之后,日子可有好过一些?”
裴老本来也无意打探别人家来钱的法子,但是两人都谈到这了,也就问了出来。
“到了县城里我做木工收的价格都高了,以前在平安镇上基本就是给店铺里做点桌椅板凳什么的,到了县城之后,人家要的那家具都更精致,花费的时间也多,售价就高了。而且最初的时候,小月和他娘去东市卖鸭血粉丝汤,价格也定的高,同样的东西要是在平安镇卖,至少再低五文钱。”
杨老爹觉得杨树的老师也就是自己人了,对着他就没什么隐瞒,况且这些事情随便一打听也就知道了。
裴老想着他们到福宁县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,如今连城外的庄子都已经买上了,想来现在的日子已经好过多了。
杨林和刘子昂那边已经拿着网兜开始在水里捞螺蛳。
“这东西真的能吃吗?这么脏。”
刘子昂看着捞起来的螺蛳一脸嫌弃,那螺蛳的壳上都长满了青苔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