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,归化3
他们没有等多久,第二天内陆的交易者就过来了,这说明他们住的不远。
来作交易的人上身赤裸,穿着一种类似七分裤的肥大裤子,这是泰国和柬埔寨一带人的穿着方式,直到现在还属于当地民族服装的形态。
上身赤裸是当地人的习惯,直到近代泰族人才发展出上衣。
腰间挂着弯刀,有两个人持着长矛。
他们的商品比较简单,就是稻米和陶罐之类。
王正的帆艇和双体船很容易的就被泰人看到了,他们震惊的站在那里。
恩雅每天早早的去和当地女祭司聊天,因此她很快接触了这些泰人。双方比划着说些什么。
王正决定不去吓唬对方,这是个成型的王国,后果未料。他的船上放了一艘小的独木舟,没有帆,只是类似皮划艇。他把舟放到水里,邀请了卡伊姆一起上舟,随身带着AK47,划着独木舟去了岸边。
他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岸上,一个穿阿拉伯长袍的老人跟在后面。卡伊姆也有一米七高。两个高大的人出现矮小的泰人面前,穿着奇怪,泰人不知所措。
“我们是商人。”王正用泰语说。
头前一个壮年人,一米五左右的样子,黝黑的面孔,腰间挂着一把刀。他对王正的口音迷惑不解,但还是听懂了一点。现代泰语的变化非常大,有三分之一的潮州话,和部分闽南话掺杂在里面。实际上古代泰语的构成也是非常复杂,大量的梵语、巴利语、孟语、马来语混杂。
“你们来自哪里?”王正问道。
“我们来自伟大的素可泰王国。”头前的泰人回答道。
两人的交流不是很顺差,王正调整这泰语里的成分,加入一些自己学会的孟语和马来语,去掉一些潮州话和英语的比例。终于找到大部分词汇可以听懂。
领头的泰人叫做巴拉贡,这是音译,不知道什么意思。他是素可泰王国驻这边边境的军人,其实也是当地村落的头人,村干部。
他弄懂了王正想要什么,以为他们来自遥远的岛屿。双方约定交换鱼货、盐巴,巴拉贡提供稻米、布。
王正近距离观察了对方的服饰,这是一种棉布。他肯定这是与越南供应南宋的白叠布是一个门类的。
等巴拉贡看到水手们搬来的大鱼,他吃惊不小,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鱼类。于是交易就需要时间更久一点,巴拉贡的人回去叫人拿工具,并带稻米和棉布过来。
作为商人,需要表现出交际的能力。王正向巴拉贡介绍来自远方阿拉伯帝国的智者卡伊姆,在中间充当翻译,看看双方能交流什么。这是不同角度的对话。
卡伊姆想知道素可泰王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,控制了那些地方,以及信仰什么,文化是什么。巴拉贡却无法回答,这对他来说太深了。但信仰是很容易说的,他信仰佛陀。
王正肯定猜得到卡伊姆心里在想什么:该死的异教徒。
不过老人脸上没有表现出来,他没有问到更多的,就很少说话了。
王正兴致勃勃地和巴拉贡讨论佛教,其实作为一个战士,他所知不多。最后被王正的知识窘迫了,对王正双手合十说:“大师可前往庙宇和庙里的法师交谈。”
于是王正了解到在甲米地区已经有了寺庙。
佛教传入泰国此时已经一千年了,泰国人因佛教的传入,也传入了梵文的语言和文字,泰文是在梵文的基础上改造的。
两人的交易做的很顺畅,约定了下次交易的时间。
目睹了整个交易过程的本地潮人,很羡慕他们的打鱼能力,双方交流了很久。女祭司决定跟随王正的船去参观普吉岛的建设,以探讨是否加入部落联盟和追随新的信仰。
但去打猎的矮人族却姗姗来迟,直到又过了一天,才出现在岸边,后面跟着一些不认识的矮人们。
这是马来半岛上他们的同族,猎人们碰到了同样在打猎的当地矮人族。对方对他们的弓箭非常的羡慕,族长跟随几个猎人过来谈交易。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